第一八三章_花团锦簇
笔趣阁 > 花团锦簇 > 第一八三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八三章

  第一八三章

  萧沐仁换完衣服从正院出来到达大门口时,正好看到倪忠倪老将军出现在视野里,他骑着他那匹枣红马伴在倪老夫人的轿子边上,边走边低头,似乎是在跟轿子里的人说些什么,脸上隐约可见笑容。

  “倪将军和夫人感情不错吧。”呦呦站着看着,对身边的萧沐仁说。

  萧沐仁耸耸肩,心说我哪儿知道,不过还是顺着回答,“应该是吧。”说完也忍不住仔细察看远处的那对老夫妻。他的眼力比呦呦的眼力好,一眼就能看出来倪将军脸上的笑容,而且是发自内心的,说话应该也是轻声慢语的。

  要知道,倪将军是军营里公认的大嗓门,不用故意气沉丹田什么的,随便一开口二里地外都能听见他的声音。而此时距离自己不到两百米,居然听不到他在说什么。

  转眼间一人一马一轿子就都停在了萧府大门口,萧沐仁扶着呦呦走下台阶去迎接这对伉俪。别看他们岁数大的,竟是第一个到了的。

  丫鬟掀了轿帘,呦呦亲自伸手将倪老夫人搀扶出来,然后就要屈膝行礼,“见过倪夫人。”虽然二人品阶相同,都是二品诰命夫人,但是呦呦怎么说都是年纪小的晚辈,给倪夫人行礼只会被人说有礼貌,不会破了规矩。

  倪夫人也两手前伸、掌心向上握住呦呦的手,对着呦呦曲了一下膝盖略略弯腰,算是还礼了。还完礼,倪夫人并没有立刻松开呦呦的手,而是仔细端详了一下她的的面容脸色,感叹道:“好一个标致的人儿,难怪萧总兵心心念念地惦记着,别人都看不上呢。”

  咦,这话里好像有别的意思呢。呦呦偷偷看一眼萧沐仁,他正和倪将军寒暄着,不知道说什么,并没有往这里看。

  于是呦呦就做出了一副害羞的样子,“倪夫人过奖了,我这种容貌,在京城不算出众的。”言外之意,是你们介绍的女子相貌太过平常了吧,而且我们阿毓可不是以貌取人的人,他看中的是我的内涵呢。

  倪老夫人一听,心中立刻就有数了,这个小姑娘别看年纪小,心思转的却一点都不慢。自己的话其实很明显了,一般的人也能听出来,却没有那么快的心思能应对出来,没行到她竟然能立刻应答出来,可见是个行事厉害的。

  心里虽然这么想,倪老夫人脸上却依然带着笑,“哎呀,看到这美好的年轻人我就喜欢,看着就让人心喜。”

  “倪夫人说的是哪里话呢,容颜再好总有逝去的那一天,您的睿智却是我们年轻羡慕的呢,要是我老了以后也有您这般姿态,我就不求什么了!”大家都是年轻过的,可是只有你老过呀。不用伤心。

  倪夫人被说的哈哈笑起来,“真会说话呀。”

  倪将军在一旁听到笑声好奇地看过来,然后笑着同萧沐仁和呦呦说:“在家走的时候还发愁,怕和年轻人说不到一起去吧,又怕被人嫌弃老骨头吧,你看这不挺好的,在家都挺久没听你这么笑过了。”

  “我也没想到我会和萧夫人这么投缘啊。”倪扶着笑着同倪将军说,“再说家里那些个木头整天除了气人就是气人,哪里有萧夫人这么伶俐可爱啊。”

  “倪夫人过奖了,她有时候也气人的。”萧沐仁想着还是要谦虚一下吧。

  结果话音才落就被呦呦瞪了一眼,你才气人,你们全家……算了,我也是你家的。

  两人一来一往早被倪将军和倪夫人看在了眼里,都在各自的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想法:萧夫人比萧沐仁心计多多了。

  四个人在门口站了一会儿,就进了大门里去了,呦呦亲自搀扶着倪老夫人进了内院的待客厅,将人请到客座上首,又吩咐丫鬟们拿一张毯子来,“这厅里太大了,丫鬟们来来回回关不得们,倪夫人您盖张毯子,省得吹风着凉。”

  倪老夫人在椅子上坐了,身后还有一个软枕靠着,身下是红丝绒绣花锦垫,腿上又盖了一张薄毯,刚进厅时的冷意的确被舒适温暖所取代。

  “夫人喜欢喝什么茶?我让丫鬟去沏。”呦呦在上首主座上坐下来,同倪夫人寒暄,“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宫里赏了些太平猴魁,您尝尝?”

  倪夫人当然不会反对,笑着说:“宫里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好的,那我可就不客气了,沾了萧夫人的光,尝一尝贡品。”

  “倪夫人哪里的话,您的年纪和我娘差不多,按理应该尊称一声长辈呢。”倪夫人当然连忙说不敢当,呦呦就笑了一下,接着说,“要不是东西太少,我早就派人送到您府里去了,只能趁着这个机会拿出来大家一起品一品。”

  说话间茶就送了上来,呦呦亲自给倪夫人斟了一杯茶,双手送到面前,全了晚辈的礼。呦呦其实心里还是挺敬重倪夫人的,年纪大是一方面,另外也是因为这么大年纪了却是第一个到来,给足了萧沐仁和呦呦的面子,她当然也愿意给足倪夫人的面子。

  倪夫人微微欠身接过呦呦递来的茶杯,“那老太太我可有口福了。”

  呦呦笑笑没说话,等着倪夫人的评价。

  倪夫人接过茶杯,先没急着喝,而是低头看向里面的茶叶,见芽叶在水的冲泡下徐徐展开,舒放成朵,两叶抱一芽,或悬或沉,茶汤也汤色清绿明澈,就知道这是上品中的上品了。再闻一闻茶香,兰香高爽,喝一口品其味,又醇厚爽口回味无穷。

  “好茶好茶!”倪夫人不住地点头称赞,呦呦就矜持地笑了起来。

  两个人坐着说了一会儿话,呦呦关心了倪夫人的身体问了她两个孙儿的课业,倪夫人三个儿子都承了父业,两个大儿子已经有了功名,小儿子明年也要去考武举,倒是两个两个孙儿读书读的不错。

  “我们想着,如今太平盛世,皇上虽然对武将也很优待,可是治理国家还是的文人。”倪夫人如此跟呦呦说道,“两个孩子又有这个天分,说什么也要供他们读一读,还想着明年跟他们小叔叔一起去京城见识见识。”说完希冀地看向呦呦。

  呦呦当然明白,无非就想借怀宇的势罢了,可是怀宇明年说不定就要外放了,她没法答应,不过幸亏家里还有两个小的,就笑起来,“既然到京城,那一定要住到家里去才行呢。”先客气客气,就不信你真好意思住进去,“正好我二弟明年也要春闱了,春闱过后带他们走一走各个书院,要是好留在京城读书才行。”

  倪夫人点头,然后微微叹气,“不是我嫌弃,只是嘉峪关这地方实在太艰苦了,我们一辈子待在这儿就算了,不能让孙子们还在这儿受苦。”

  呦呦赞同地点头,“都是为了孩子,可以理解。”

  说话间丫鬟进来禀报说黄夫人和陆夫人的轿子马上要到了,呦呦就对倪老夫人道歉,请她稍候,自己出去去外头迎接客人,“屏风后是说书女先,倪夫人有什么想听的,可以叫他们唱来听听。”说着把表演单子递给她。

  “你去忙,我自己挑。”倪夫人又夸了一遍呦呦想的周到,让她自己去忙了。

  等到呦呦离开,倪夫人点了一出“红拂女”的故事让女先唱着,自己则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打量着这间待客厅。地方挺大,差不多有平常宴息厅的三倍,装潢看起来很低调,仔细看的话就能看出来,都是奢华有内涵的东西。

  别的不说,就说这身后靠的软枕和身下做的锦垫,这布料可都是京城来的,尤其是做锦垫的绣花红丝绒,听说在京城也是几两银子一尺的,没想到竟然被萧夫人拿来做了垫屁股的锦垫。还有手中捧着的茶杯,看着好像很普通,若是仔细看,茶杯盖内侧刻着一个小小的桃子。谁都知道这是景德镇陶家的标识。景德镇陶家是御用的陶瓷世家,每套瓷器具只烧制一套,世上绝无二样。

  这种瓷器在京城倒是也不算罕见,只要花上足够的银钱当然也可以买得到。罕见的是,这瓷器从京城运到嘉峪关,千里颠簸,竟然没有破损,这才是稀罕的。

  倪夫人思索间,外头呦呦就引了黄夫人和陆夫人进来了,见到倪夫人都是亲热的屈膝行礼,黄夫人还说没想到倪夫人会来这么早。

  “那是当然要早点儿来,不早点儿来怎么能比你们先尝到这好吃的点心和茶水呢?”倪夫人笑着说着,也站起身对两位微微欠身,算是还礼,并没有同呦呦还礼那么郑重。

  “我从来不知道,倪姐姐竟然是个吃货!”黄夫人指着倪夫人哈哈笑着说。

  包括呦呦在内的另外三个人都有些无语地看向黄夫人,呦呦心里想的是这位黄夫人果然是被娇宠的,太没有心计眼力,三十好几的人了,一副天真模样。倪夫人想的是这个黄妹妹,也不看看是什么场合,说话不经大脑,也不怕被萧夫人笑话。说着看了一眼呦呦,只见她面上带笑,似乎并没看出来黄夫人的失礼。而坐在黄夫人下首的陆夫人,虽然眼中的鄙视一闪而过,很快就被笑意取代,但是倪夫人和呦呦都看的十分清楚。

  丫鬟们陆续送了茶水点心上来,黄夫人心直口快,立刻就说这茶水好喝这点心也好吃,“我是个粗人,不像经历多,也不像蓝妹妹汇通文墨,但是我就是觉得这茶水喝着舒心,这点心吃着喜欢,这就是好吃的好喝。”

  “黄夫人说的虽然朴素,可是理儿还是真是这个理儿,”呦呦决定帮黄夫人说说好话,“茶水点心什么的,吃着不就图一个身心愉悦舒心痛快,管它是京城的还是别的哪儿的,吃着高兴就是好吃的!”

  “有道理,”倪夫人也不愿意黄夫人太丢人,就附和着呦呦的话说,“越是朴素的,才越是真实的。”

  陆夫人也跟着点头,心里头却有些懊恼,没想到这位萧夫人竟然会帮黄夫人挽救,还以为也会瞧不起她呢,早知道就不把情绪表现的太明显了。

  于是话题就此引开,说起了各地的风俗小吃。呦呦在北阳府住过七八年,在京城又住了五六年,还跟着萧沐仁游玩了大半个中国,再加上她是今日的主人,自然要主动说几句,“我觉得糕点的话,还是闽粤之地的,甜而不腻,香甜软绵。不过嘉峪关的沙棘酱也不错,做糕点注芯酸酸甜甜开胃口。”

  “说到酸甜,我小时候在我舅舅家吃过一种果子,比沙棘大但是味道差不多,果肉是酸的果汁是甜的,不过汁少,”倪夫人也开口了,一副怀念的样子,“我们小孩子不会做果酱也不会做点心,果肉又酸,就想喝果子汁。”

  “那要怎么喝啊?”黄夫人好奇地问,圆圆的眼睛一瞪,更显得天真无邪。

  陆夫人想了想,问:“难道是砸?”

  呦呦觉得也可能是砸,在没有榨汁机的年代,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吧?于是也目光炯炯地看向倪夫人,等她接着说。

  倪夫人点头,“可不是砸的,一开始小孩子不懂,就放在石头上砸,砸的到处都是,后来是我表姐,比我们大了两三岁,说不能这么砸,就找来一个陶盆,把所有的果子都放进去,用棍子捣。”

  “啊,我明白了,”陆夫人惊叫起来,“就想臼蒜一样,这样果肉和果汁都混在一起了。”然后又笑起来,“原来这个法子您小时候就有啊,看来大家小时候都是一样淘气呢。”

  “听起来,陆夫人很有经验呀。”呦呦对着陆夫人眨眨眼,狡黠的一笑。

  陆夫人一愣,也笑了起来。心想这位萧夫人可真有意思。

  四个人聊了不一会儿,其他的几位参将夫人、游击将军夫人也都陆续到来,人到齐了之后就更加热闹了,大家也不再拘礼一直枯坐着,互相走动着跟要好的人说说话,或者玩儿一玩儿呦呦准备的投壶游戏什么的。

  后来不知道是那位夫人提议的,这么玩没意思,要带彩头,彩头也不大,一人出一样首饰。

  呦呦作为主人当然不能小气,她想了想,摘了头上的一只珍珠珠花,大概值四十几两五十两的样子,虽然珍珠都是黄豆大小不算稀奇,但是一样的圆润光泽就很罕见了。倪夫人则是拔了头上一根白玉银竹簪,和呦呦的珠花的差不多的价钱,陆夫人和黄夫人谦让着,最后黄夫人摘了一只金戒托猫眼石的戒指,也差不多有三十两左右。最后陆夫人才从手腕上退下一只碧玉绞金丝的镯子,之后其他的几位夫人要么是金银簪钗,要么是戒指,镯子虽然也有,都是普通的金银镯子,陆夫人的这支镯子最后成了所有彩头中的唯一一支镯子。

  呦呦看着丫鬟端着的一托盘彩头,微微一笑,这位陆夫人果然是个厉害角色,处处想出彩时时想拔尖。这样积极进取天天向上倒是不错,如果呦呦只是一个旁观者她倒是很欣赏陆夫人的个性。可惜她不是,她现在是陆夫人的上司夫人,又是今日宴席的主人,这样被抢了风头,她心中虽然说上芥蒂,不高兴总是有的。

  不知道陆夫人这副性子,陆副总兵在家是什么样子。嗯,回去可以找萧沐仁打听打听,估计陆家的生活一定很多彩。

  有了彩头,就开始比赛,比赛的规则是这样的,将细口大肚子的投壶放在地上,夫人们站在十步之外,每个人有十次机会,将短箭投进最多的算赢,取前三名分彩头。

  不过在决定谁第一个投壶的时候,大家犯了难,最后是倪夫人站出来的,“我先来,让老婆子我给你们做个范例。”说着就站在了起点处,基本没怎么准备,站稳后就直接投掷,十支短箭进了八支,非常不错的成绩。

  倪夫人投完后呦呦第一个鼓掌喝彩,其他夫人也跟着鼓掌喝彩,还有人说倪夫人宝刀不老,不愧是对阵杀敌过的。呦呦问了身边的黄夫人,这才知道,在三十几年前的一次毓吐蕃最艰苦的战斗中,倪夫人带领嘉峪关关内的百姓对抗过。呦呦对倪夫人不禁肃然起敬。

  倪夫人开了头,剩下的夫人们就都挨个投了壶,呦呦排在了第五个,正好是中间,不过她的成绩跟前几位一比,不,没得比,呦呦自己都觉得丢人,人家最少十支短箭进六支,也算是合格了,她不进的是六支,这对比悬殊,好像有点大。

  “没事没事,”一位参将夫人赶忙安慰她,“萧夫人你玩的少,没经验,以后玩多了就好了。”

  呦呦对参将夫人笑着微微点头,感谢她的解围。

  “对对,”陆夫人也开口了,“我比你多玩了好几年,也就多一支而已,咱们文官家出来的,比不过他们呢。”

  对于陆夫人的话,呦呦就有些无语了,她这是真心为自己找理由呢,还是想要拉帮结派呢?

  其他几个夫人都不做声了,想看看呦呦如何回答,若是她也赞同陆夫人的话,看来还是少往来些的好。

  然而还没等呦呦开口,黄夫人说话了,她对陆夫人诧异地问,“萧夫人的父亲也是武将啊,御林军统领呢,不算文官人家吧?”

  呦呦简直要给黄夫人拍手叫好了,若不是容妈妈和吴夫人调查到的结果都是黄夫人“天真无邪么有心计”,呦呦都要怀疑她是扮猪吃老虎了。有些人看起来有些傻有些天真,可是这样的真性情才招人喜欢。有些人看起来十分精明又心计,然而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,做出些“精中傻”的傻事。

  “不管文官武官,也不管官职大小,咱们都是为皇上尽忠为社稷做事为百姓谋福的,有什么区别嘛!”呦呦捏着手中的帕子笑得得体大方,然后催着另外几位还没有投壶的夫人,“快快,大家接着玩,咱们可说好了啊,不用让着我,不然我是要哭的。”

  “只听说过不让着要哭的,”倪夫人哈哈笑着指着呦呦,“倒是头一次听说让着她还哭的,你们听听,都跟人家学一学。”

  “哎呀,我说的是不用让着我吗?”呦呦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,然后又懊恼起来,“哎呀,话说出口了,这可没法改了。”好像很是后悔莫及,“要不,下次让着我?我最小呢。”呦呦抓着倪夫人的袖子,跟大家撒娇。

  倪夫人和其他几位年长些的更是笑不可支,其中一位沈参将的夫人笑着说:“看看看看,这都要当娘了,还耍赖呢,不过也是,真的是最小的呢。”

  然后话题就被引向了呦呦肚子里的孩子,几位夫人说着他们孕期的趣事,又说到养孩子的事。在座的都是些已为人母甚至祖母外祖母的人了,经验教训趣事一箩筐。

  气氛缓和下来,大家又开始说说笑笑玩玩闹闹,都放松愉悦起来。呦呦在椅子上靠着软枕微微笑了一下,然后对守在门口的谷子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眨眨眼,谷子得了指令,往外头去了,过了一会儿再回来,恭敬地对屋里的夫人们行礼,“可以开饭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54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54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